商標申請人“創(chuàng)新”頻打“中山”品牌主意
- 與偉人同名,本是件幸運的事情,但如果因此打起偉人的主意,可能就會適得其反。就在孫中山先生誕辰140周年紀念日到來之際,記者從工商部門了解到,由于孫中山先生的巨大影響力,有不少外省市的個人和企業(yè),企圖注冊“孫中山”、“中山”等商標,但終因違法《商標法》的規(guī)定,基本無功而返。
搶注“孫中山”山東孫中山被駁回
同姓同名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情,但與偉人姓名一模一樣,確實比較少見。山東省泰安市就有個叫孫中山的人,與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名字只字不差。
2004年8月,山東省的孫中山向國家商標總局提出注冊“孫中山”商標的申請,注冊類別達13個之多,涉及商品、服務等多個領域。而商標的注冊申請是由一個名叫“馬×利”的自然人協(xié)助辦理的。一旦注冊成功,馬×利將是商標的共同持有人。
昨日,記者從中國商標網查詢到,國家商標總局已駁回了該商標注冊申請。“孫中山先生是中國近代民主革命的偉大先行者,企圖將偉人姓名注冊成商標,是不可能成功的。”市工商局商標廣告科副科長鄭涌智對記者說,“即使自己的姓名客觀上同歷史名人的姓名完全相同或讀音相同,也不能因享有姓名權而自然享有該名稱的商標權。”
據(jù)介紹,《商標法》明確規(guī)定,對于“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獲得注冊和使用。盡管《商標法》允許自然人申請注冊商標,但并不代表每個人都可以將自己的名字注冊為商標。
爭注“中山”多家企業(yè)均告失敗
孫中山先生對中國近當代史的影響是深遠而持久的,至今我國多個城市都有中山公園、中山路等。因此,“中山”也成了不少企業(yè)覬覦的商標。
通過中國商標網查詢,記者發(fā)現(xiàn),早在1993年,河南一家食品生產企業(yè)就成功注冊了“中山”商標。近幾年,又陸續(xù)有陜西西安、湖北武漢、山東濰坊等地的企業(yè)申請注冊“中山”商標,注冊的類別包括有中介、拍賣、商品房建造、不動產管理等,但均被國家商標總局駁回。
鄭涌智告訴記者,2001年修訂后的《商標法》規(guī)定:縣級以上行政區(qū)劃的地名或者公眾知曉的外國地名,不得作為商標,但是,地名具有其他含義或者作為集體商標、證明商標組成部分的除外;已經注冊的使用地名的商標繼續(xù)有效。“如果中山市有一個非常突出的行業(yè)或產品,就可以考慮將‘中山’作為集體商標申請注冊,就像清遠雞、法國干邑一樣。”
申注“中山裝”單個企業(yè)恐難通過
去年在我市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2005國際文化產業(yè)會議上,演講嘉賓——西安市曲江新區(qū)管委會主任段先念就提出:“建議‘中山裝’在全球注冊商標,知識產權歸中山人民”。段先念的建議在我市引起了很大的反響。今年4月,我市沙溪鎮(zhèn)新新洋服服裝廠提出了注冊“華人禮服·中山裝”商標的申請。
新新洋服服裝廠曾為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縫制過中山裝,在業(yè)內擁有較高的聲譽。服裝廠老板陳福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申請注冊“華人禮服·中山裝”商標,只是希望能將中山裝這一傳統(tǒng)服飾發(fā)揚光大,“如果這一商標能落戶孫中山先生的故鄉(xiāng),將是一件榮幸事情。”
不過鄭涌智認為,“華人禮服·中山裝”的商標可能很難通過,因為中山裝是一種特定的服裝款式,“就像西裝一樣,不可能注冊一個‘西裝’的商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