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服裝品出口退稅稅率調低 紡織業(yè)進行結構調整

      7月1日起,服裝產品出口退稅稅率由13%調整為11%。2個百分點的下調,企業(yè)會損失不少利潤,也會帶來紡織行業(yè)新一輪結構調整——不能再用千萬件襯衫換飛機

      我國服裝出口退稅稅率變遷

      ●2004年1月1日起,我國政府區(qū)別不同產品調整退稅率:對國家鼓勵出口的產品退稅率不降或少降,對一般性出口產品退稅率適當降低,對國家限制出口的產品和一些資源性產品多降或取消退稅。調整后的出口退稅率為17%、13%、11%、8%、5%五檔。其中,服裝出口退稅的稅率由17%降為13%。

      ●2006年9月15日起,與服裝有關的紡織品出口退稅率由13%降至11%。

      ●2007年7月1日起,根據新出臺的調整出口退稅政策,服裝出口退稅的稅率由13%降為11%。

      □“退稅降低2個百分點,我們直接損失利潤25%”——

      退稅掀起巨大波瀾


      6月26日下午,北京順義區(qū)順通路29號,北京泛美服裝有限公司。

      車間內,900余名年輕女工正在緊張地縫制兩萬套出口日本的黑色西服套裝:剪裁、鎖邊、縫制、熨燙……所有工藝一如既往;
      然而,公司二層的會議室里,氣氛卻顯得嚴肅、凝重:總經理助理劉玉中、分管貿易的副總經理黃曉峰、分管財務的副總經理王麗鴻等公司高級管理人員正在緊張地開著出口策略應對會。這是6月18日財政部宣布自7月1日起降低服裝出口退稅之后,公司連續(xù)召開的又一次專門會議:

      “服裝退稅從13%降低到11%,除去進料加工的貨物,公司的利潤率將減少2%,而西服成衣的利潤率最多只有8%,我們將直接損失利潤的25%。”

      “去年公司的退稅總額是2500萬元人民幣。下半年退稅新政后,預計全年退稅總額將減少500萬元人民幣,可以預見,今年能夠拿到的退稅,很難再達到去年的水平。”

      退稅新政6月18日宣布,7月1日即實施,幾乎沒留過渡期。這批6月初簽單、預計7月中旬出口日本的西服,成了泛美公司首批受降稅新政影響的產品:“為拿到訂單,公司已經將價格壓到了最低。臨時加價是不可能的。”每位管理人員都心知肚明。
      不僅僅在北京泛美服裝公司,7月1日起實施的退稅新政,在服裝行業(yè)掀起巨大波瀾。

      在浙江紹興,紹興海關的外貿專家告訴記者: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品,歷來是紹興的主要出口產品,大多數(shù)商品在此次下調范圍之內,其影響程度不亞于2005年起人民幣匯率改革以來的升值效應。“去年紹興該類別產品的出口額高達19.1億美元,占出口總額的18.2%,這次出口退稅率由原來的13%下調到11%。企業(yè)目前執(zhí)行的合同和未來四五個月內即將執(zhí)行的合同都將面臨利潤損失。”

      “出口千萬件襯衫才能換回一架飛機的事,今后恐怕不會再發(fā)生了”——

      新一輪結構調整在進行

      調整服裝業(yè)出口退稅,著眼點在于引導服裝行業(yè)調整產業(yè)結構,提高產品附加值。

      北京海關駐平谷辦事處副主任陳平說,長期以來,我國服裝出口以數(shù)量型增長為主,低成本、低附加值所導致的低價格是其競爭的主要優(yōu)勢。但近年來,紡織服裝行業(yè)的生產要素成本不斷攀升,而眾多同質化的低附加值產品又加劇了市場惡性競爭,企業(yè)無法通過提價來轉嫁成本,贏利空間日漸縮小。特別是我國人民幣持續(xù)升值、生產成本大幅提高,我國服裝制品的價格優(yōu)勢逐步減弱,服裝行業(yè)利潤率已降至7%—9%左右,早屬薄利行業(yè)。

      反映在市場上,今年1月至4月,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282.1億美元,增長17.4%。與2006年紡織行業(yè)實現(xiàn)出口順差的1471億美元和高達25.1%的增長幅度相比,中國紡織品出口正在“降溫”。

[1] [2] 
  • 相關閱讀
    1. 紡織品服裝出口退稅方案已上報國務院
  • 贊 0贊 0
  • 踩 0踩 0
        • 確定

      共0條評論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