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趕制帳篷今報征縫紉工 河南帳篷為災區(qū)群眾遮風擋雨

     今報鄭州訊“多捐一頂帳篷,就能多撫慰幾顆受傷的心靈;多捐一個板房,就能多溫暖幾個受涼的身軀,我們要堅持需要多少送多少……”前天,省委書記徐光春向全省發(fā)出緊急動員,支援綿陽災區(qū)急需的帳篷和活動板房。已向災區(qū)運送27424頂帳篷

      前天下午4時許,省救災中心從省級儲備庫清倉調集5100頂帳篷,協(xié)調30輛貨車,迅速運往鄭州貨運東站;同時從部隊征集到1174頂帳篷。20日凌晨2時許,凝聚中原人民愛心的6274頂帳篷和部分救災物資、藥品,乘專列緊急運往綿陽災區(qū),預計21日凌晨到達。

      昨天下午6時,從省救災中心傳出消息,又征集到500頂帳篷,其中焦作市240頂,固始縣100頂,某部隊100頂,省林業(yè)廳60頂。這些帳篷于當晚“趕”到該中心,隨時前往綿陽災區(qū)。

      自震災發(fā)生當日起,河南人民就伸出友愛之手,至今已先后向四川災區(qū)運送27424頂帳篷。

      當天,還有愛心企業(yè)和個人表示,愿意向災區(qū)提供活動板房。帳篷生產企業(yè)緊缺50名縫紉工災區(qū)急需帳篷,省委、省政府著急,我省的帳篷生產企業(yè)也著急。由于帳篷生產任務重時間緊,他們緊缺原材料和工人。

      “由于缺少原材料,我們的60臺縫紉機在閑著。”昨天下午,豫興帆布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建平緊急飛往杭州,去協(xié)調和追加帳篷原材料。該公司承擔著救災帳篷的生產加工任務。

      宋建平透露,在接到省里加工帳篷的通知的同時,他們又接到民政部加工8000頂帳篷的緊急訂單。“另外,由于臨近麥收,部分農民工回家收麥,我們至少還緊缺50名縫紉工”。為此,宋建平委托本報向社會緊急征集50名縫紉工,以保證救災帳篷盡快加工出來,及時運往災區(qū)。愿意為災區(qū)做貢獻的縫紉工,可撥打今報熱線0371-65887937,或0371-66822692(豫興帆布制品有限公司)聯(lián)系。

      河南帳篷為災區(qū)群眾遮風擋雨□今報特派記者王在華通訊員王斌發(fā)自都江堰

      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震動全國,鄭州特警連夜趕往汶川。因為任務緊急,他們只能乘坐飛機趕往災區(qū),飛機上只能攜帶輕裝備,帳篷等物資隨后才能送到。

      5月14日10時,鄭州特警支隊救援隊到達都江堰市,在幸福大道安營扎寨。街頭到處是當?shù)鼐用褡约捍罱ǖ暮喴赘C棚。

      15日凌晨6時30分,鄭州特警趕往重災區(qū)汶川縣漩口鎮(zhèn)進行救援。收拾行裝時,特警隊員朱乾坤發(fā)現(xiàn),因為霧太大,睡袋外層全部濕透了,“普通棉被也肯定都濕透了,而當?shù)鼐用裆w的就是普通棉被”。

      步行6小時后,鄭州特警救援隊到達漩口鎮(zhèn),開始協(xié)助部隊救助災區(qū)群眾。

      由于房屋基本上都遭到破壞,獲救群眾有的就搭個簡易窩棚住。“這根本就擋不住風雨。”朱乾坤說,雖然看著難受,但他們實在幫不上忙,因為沒有帳篷送到這里。

      17日夜,漩口鎮(zhèn)大雨傾盆,駐守渡口的一個特警中隊沒有辦法,甚至用裹尸袋搭起了一個小棚子。

      因為特警身體素質相對較好,淋了雨也沒有生病,但經過淋雨的災區(qū)群眾不少都生病了。“其實17日來了一部分帳篷,但因為太少,很多災區(qū)群眾沒有分到”。18日就好多了,帳篷運來了35頂,所有的災區(qū)群眾都住進了帳篷。帳篷非常輕便,搭起來大的有20平方米,跟一個主臥室差不多,小的也有8平方米,“山里霧太大,災區(qū)群眾有了帳篷就不再受罪啦,他們的大米也可以放進帳篷,保存更長時間,要知道大米可是他們的命根子呀!”朱乾坤感嘆地說。

      有了帳篷,特警還幫助群眾在臨時安置點旁邊建了一個衛(wèi)生站,方便群眾看病。

      細心的朱乾坤發(fā)現(xiàn),這種帳篷是民政部監(jiān)制的救災專用帳篷,大部分是河南產的,有的來自周口,有的來自平頂山,還有鄭州生產的。“可以說,是咱河南帳篷溫暖了災區(qū)。”朱乾坤說。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急送180頂軍用帳篷□記者趙媛通訊員李玉明

      今報鄭州訊昨天凌晨,載著180頂軍用帳篷的兩輛軍用大卡車駛出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急速向南而去。

      5月19日下午,當?shù)弥獮膮^(qū)人民缺少帳篷的消息后,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黨委當即決定,把每年用于新學員軍事訓練的價值50余萬元的180頂軍用帳篷一個不留地捐獻出來。

      當時天色已晚,這些帳篷還分布在大學的不同學院,集中到一齊的確存在著不少困難。早一點把帳篷送到災區(qū),災區(qū)人民多一個擋風避雨的地方。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立即組織人員調運帳篷,100余名學員自告奮勇地承擔起了裝車任務。

      當晚9時30分,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于海副校長親自在現(xiàn)場指揮,百余名學員、10余名干部忙碌地往車上搬運著帳篷。

      經過近3個多小時的忙碌,180頂帳篷終于全都裝上了車。

      昨天凌晨時分,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官兵一分鐘也沒有顧不上休息,驅車把帳篷送往災區(qū)。

      綿竹受災群眾期待河南帳篷□今報特派記者崔莉莉發(fā)自綿竹“地震過后,綿竹市區(qū)80%的房屋成了危房,沒人敢住屋里,自己搭的帳篷,根本不經風雨,一刮就全翻起來了”。昨天下午,在綿竹市區(qū)里,受災群眾聽說河南又要有6000多頂帳篷運來,非常期待。“現(xiàn)在,帳篷就和藥品、水、糧食一樣重要,一樣急需。”昨天晚上,綿竹市抗震搶險救災指揮中心救災物資登記處一位協(xié)調人員黃先生說,帳篷現(xiàn)在的地位和藥品等是一樣,因為近期該地區(qū)有強對流天氣,加上災區(qū)群眾因為連日都在外面生活,條件不好,非常需要結實耐用的帳篷安置災區(qū)群眾。

      黃先生介紹,河南送來的帳篷,都送給最需要帳篷的人了,比如從清平鄉(xiāng)、天池鄉(xiāng)、金花鄉(xiāng)等地前來玉泉武警基地和綿竹體育館的災區(qū)群眾。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