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杰克精益第二次自主研總結大會隆重召開
10月29日,新杰克召開精益第二次自主研總結大會,五大精益改善小組依次就項目開展與落實情況及取得的成績進行了詳細匯報,并對下階段推進工作做出細致計劃。集團總裁阮積祥、新杰克常務副總阮林兵和瑞鈴咨詢公司董事長何邦同等領導聽取了匯報。
成果:生產效率顯著提高,管理水平穩(wěn)步上升
2013年3月,新杰克召開二次精益生產推廣大會,確定了五大精益改善小組:平縫裝配8900D-5組、包縫裝配757-2組、平縫金工電腦車、包縫金工757班組、零件制造中心銅連桿組,經過6個月持續(xù)推進,截至2013年10月,五大精益生產改善小組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共完成改善點217件;
品質方面,檢驗器具不斷改善,檢驗體系進一步完善,建立QCC品管研究,周期性匯報交流形成制度,產品總體不良率明顯下降;
生產效率方面,人均產能效率提升20%;
物流方面,對流水線進行整體布局,實現(xiàn)物流距離最短,物料配送實行先進先出,裝配實行后配送,降低員工勞動強度的同時,縮減了內部生產周期,降低了日庫存資金;
人才培養(yǎng)方面,舉辦了TPM、品質管理等培訓12次,精益道場特訓3次,為精益人才的儲備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隨著精益生產的不斷推進,公司的整體管理水平也得到了穩(wěn)步提升:主管部門對提高綜合效率,規(guī)劃階段性生產體制方面有了更開闊的思路;基層管理者對管理有了一次難得的實踐,從關注任務的結果開始重視過程實現(xiàn)等。
阮積祥充分肯定了精益第二次自主研的成果,他指出,全員的積極參與和勤奮學習是取得成績的關鍵,公司上下形成了濃郁的精益文化氛圍。他鼓勵全體員工,要堅持不懈地走精益改善道路,貢獻每一個人的力量和智慧,那么,精益改善這條康莊大道就會越走越有價值,越走視野越寬,越走水平越高,越走本事越大。
未來: 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
“雖然我們的精益生產取得了一定成績,但精益之路,進無止境,未來精益生產還有很多路要走。”會上,阮林兵就“精益生產未來工作方向”展開講話,他認為,未來中國“制”造必然是要走向中國“智”造,智能制造是“精益化、自動化、信息化”三位一體的先進制造平臺,涵蓋了裝備智能化、過程控制信息化、管理信息化。新杰克必須緊抓機遇,以前瞻性的戰(zhàn)略決策比別人更快地實現(xiàn)中國“智”造。如何實現(xiàn)從中國“制”造到中國“智”造這一生產方式的轉變?阮林兵從六個方面加以闡述。
加快精益人才的培養(yǎng)進度。要秉持“先造人,再造縫紉機”的原則,通過建立完善的培訓體系和發(fā)展渠道規(guī)劃,以“精益道場”為基地,培養(yǎng)出能干、能講的內訓師和具有精益素養(yǎng)的改善團隊,不斷挖掘廣大員工精益生產自主研究的意識和潛力。
進一步打造精益品質管理。通過建立精益品質管理體系和工序內過程控制,使精益品質管理上一個新臺階。
持續(xù)開展精益自主研項目。通過“高管主抓、精益指導、中心組織、車間策劃、班組執(zhí)行、全員參與”的形式持續(xù)開展自主研項目,突破管理瓶頸,攻關重點、難點問題。
廣泛應用信息化物聯(lián)網。通過裝備智能化、過程控制信息化與管理信息化的結合,
建立精益大平臺。精益生產不是生產部門一個部門的事情,而是要建立一個囊括營銷、研發(fā)乃至上下游企業(yè)的一個大平臺,最終實現(xiàn)多方共贏。
將精益融入企業(yè)文化。一個企業(yè),如果沒有營造一種全員自主改善的企業(yè)文化,所有精益管理工具必然大打折扣。“誰擁有文化優(yōu)勢,誰就擁有競爭優(yōu)勢、效益優(yōu)勢和發(fā)展優(yōu)勢”,全員自主改善的企業(yè)文化對企業(yè)長久有效開展精益生產具有無與倫比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