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遠去的縫紉機

            女兒的校褲買長了,送去小區(qū)“衣褲修理店” 剪個邊,好家伙,工錢從去年的3元漲到5元。那刻,我特別懷念那臺早已離我遠去的縫紉機。

      那時,原本只在逢年過節(jié)去裁縫店縫制新衣時才能看到的縫紉機,忽如一夜春風來,有錢人家結(jié)婚,都有最時髦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車、縫紉機。一天,父親說他在供銷社當主任的同學給了他一張票,第二天,全家人浩浩蕩蕩地去百貨公司買回了一臺上海產(chǎn)的“蝴蝶“牌縫紉機。然而,母親手粗干不了細活,好幾年里,閑置在我房里的縫紉機,只當書桌使用。而開裁縫店的堂嫂十天半個月就會拎一袋碎布給奶奶,讓她納鞋墊,奶奶便用漿糊把這些碎布貼在大小不一的鞋樣上,干了成型后,我就將這些鞋樣大老遠地送給在紡織廠工作的姑姑家,讓姑姑車上線。

      姑姑車線時,我就在旁邊靜靜看著,覺得太神奇太容易了,總是躍躍欲試。一次趁姑姑去做菜的一會工夫,我偷偷地試著車,不是跳針,就是絞線,直至針“叭”地斷了,把我急得滿頭大汗。

      姑姑看我的喜歡勁,沒有責怪我,邊耐心教我怎樣才能車均勻,怎么才能車平,怎么換底線,邊感慨地說:“看你小小年紀悟性卻極好,你媽整天忙忙碌碌的,別指望她能坐在縫紉機前,你家也該有個會縫縫補補的人,不然總張口求人怎么辦?也浪費了那臺那么好的縫紉機,再說了技多不壓身,多門手藝總是好的。”

      自此,我一有空就跑去姑姑家,不單學車線,還學簡單的裁剪,我家那臺縫紉機終于派上用場,被我玩得自如滑溜。閑時,我不僅幫全家人縫縫補補,還做布娃娃的衣裳,為家人做圍裙、袖套、睡裙……我成了三姐妹中唯一會使用縫紉機并喜歡設(shè)計裁剪的。

      讀書離家后,縫紉機便蒙塵了,后來聽媽媽說,借給輟學的表妹學裁縫去了。過了兩年,出了師的表妹買了電動縫紉機,這臺腳踏縫紉機被她淘汰送回了。搬新家后,老屋的東西原封不動租給別人,那臺曾陪著我、為家人縫縫補補服務(wù)多年的縫紉機再也無人問津。

      人生總是這樣,那些曾經(jīng)陪你度過難忘歲月,那些給你溫暖記憶的人、事、物,在匆忙奔走的人生路上,慢慢遠離你了。如今,那些曾散落在小城街巷里的、經(jīng)營得紅紅火火的裁縫店漸漸消失了,縫紉機也漸漸淡出我們的視線了,幸好,我們還有回憶。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