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dǎo)航:

任勞任怨的縫紉機

       說起我們家的老物件,那可得夸夸我們家那臺1980年買來的腳踏式縫紉機,轉(zhuǎn)眼間,它已經(jīng)陪伴我們家34年了。

       記得那年我還在閩北山區(qū)教書,在那個買肉、買糧、買油都得憑票的物質(zhì)匱乏年代,要想買臺縫紉機,可不是說買就買得到的,當時多虧了在沈陽一家服裝廠上班的三姐,她想法托人弄到了一張“憑票供應(yīng)券”,我們家才買到了這臺沈陽縫紉機廠生產(chǎn)的海鷗牌縫紉機。

        這臺縫紉機搬進家門那天,一家老小歡天喜地,從此,這臺縫紉機在我們家就沒清閑過。

        這臺縫紉機的外形很像一張課桌,臺面呈淺咖啡色,有著美麗的仿木紋理,臺面上有一塊活動板,移開來,就顯出一個暗格,里面收著縫紉機機身,機身翻上來就可以使用,不用時再收入暗格中,設(shè)計得非??茖W合理;臺面下,左右各有一個小抽屜,供存放各種線、剪刀什么的;縫紉機的機身上有一個大大的動力輪,還有其他各有其用的小輪。我看著老伴把線從機頭的各個輪子一直穿到針頭上,又拿出一塊布料壓在針頭下面,就有節(jié)奏地邊踩踏板邊用手輕輕推動布料緩緩前進,“嗒嗒嗒”,動力輪開始飛快轉(zhuǎn)動,線也隨著動力輪的轉(zhuǎn)動而游走起來,動力輪在拉線,機頭在挑線、送線,針頭在穿線,“噠噠噠噠……”歡快的節(jié)奏中,針頭帶著一根線整齊有序地在布料上忽上忽下地縫制著……

        在那個年代,穿衣服總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我們一家人的穿戴,都靠著心靈手巧的我老伴用這臺縫紉機縫制修補,甚至于家中的桌布、枕巾、床單等等,都出自老伴的巧手和縫紉機的功勞。

        縫紉機不用時,就成為孩子們寫作業(yè)的課桌,三個孩子都在這臺縫紉機桌上用功學習過,這臺縫紉機在我們家真是一物多用、任勞任怨!

        1993年,我工作調(diào)動到廈門,這臺縫紉機也跟著我到了特區(qū)。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百姓生活越來越好,衣物被褥都是買現(xiàn)成的,于是,這臺縫紉機就慢慢沉寂了,但我們還是很珍惜它,將它安放在主臥的角落里,有時還讓它發(fā)揮余熱:老伴用它給小孫女改褲腳,給我們補衣服。

        如今,當年的手表、縫紉機、自行車等“老三樣”已被房子、車子、票子等“新三樣”所取代,但每每看到家中的老物件,我的心中總是涌起一股溫暖,老物件曾經(jīng)在我們的生活中發(fā)揮過自己的光和熱,成了我們家庭的老成員了,它們總在不經(jīng)意里提醒著我們:不要忘記過去,要珍惜現(xiàn)在的美好生活。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