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她們用兩臺縫紉機為居民補破洞改褲腳

            美達社區(qū)居委會為工作室主婦們“創(chuàng)業(yè)”提供了場地,場地就設在居委會服務大廳。社區(qū)負責人袁麗君說,這樣,居民進進出出,一眼就能看到這項便民服務。

            場地擺設極為簡單,只有兩臺縫紉機,一臺電動,一臺老式腳踏縫紉機。

            據(jù)介紹,每到周一下午兩點,工作室成員都會來值班,“為居民補破洞,改褲腳,穿針引線,這些是目前我們最基本的活兒。”

            此外,金女士詳細介紹了“衣緣工作室”后期要發(fā)展的兩項重要服務項目,“一塊是免費為居民提供女紅技藝方面的培訓,比如縫紉機的使用、衣物的手工制作;另一塊是舊衣物流通。”在金女士看來,中國自古就有穿“百家衣”的說法,她建議大家互相交換舊衣物,環(huán)保又不浪費。

            這陣子,工作室剛開張,來修補衣服的居民不多。不過,每個來送補衣服的居民都很感謝她們。家住和達城小區(qū)的張女士,曾來社區(qū)找金女士修剪過褲腳,她說:“對我們來說,收不收費不重要,關鍵在于修修補補的手藝人現(xiàn)在很少見,她們給我們提供了便利。”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