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yè)縫紉機
信息資訊
縫紉客APP安卓
掃二維碼加客服微信
導航:

從第19屆服裝節(jié)看寧波裝突圍之路

           經濟持續(xù)下行、消費需求降低、門店成本上升、庫存居高不下……服裝業(yè)“寒冬論”喊了好多年,今年再加上電商沖擊疊加效應,服裝業(yè)正面臨深度轉型升級。

      作為傳統(tǒng)的服裝大市,我市各大品牌如何利用既有優(yōu)勢,擴大品牌溢價,實現(xiàn)突圍?在本屆服裝節(jié)中,記者擷取了幾個樣本。寒流來襲,且看寧波裝如何八仙過海———

      突圍1:

      智造細分市場

      “一元定制,白襯衫也可以不撞衫!”走進會展中心1號館,雅戈爾便赫然在目。作為“寧波裝”的老大哥,它的轉型口號底氣十足:市民只要購買1元微定制券,就可以享衣袖尺寸更改、花式訂紐扣、裝飾點綴、個性繡等微定制服務。公司負責人表示,通過細分市場,雅戈爾已形成紫標、藍標、綠標3類消費群體的發(fā)展格局,對標精準服務的同時,也對男裝產品實現(xiàn)了全覆蓋。

      今年初,唐獅聘請了黃曉明作為新的形象代言人。唐獅拓展部經理李向陽表示,這主要是基于更精準的市場定位考慮。在產品研發(fā)過程中,唐獅通過對消費者及潛在消費者在設計、面料舒適度、花型款式及國際流行趨勢的分析調研,進一步細分市場。

      旦可韻服飾與慈星機械等聯(lián)手打造的“互聯(lián)網+服裝定制”現(xiàn)場體驗館,讓服裝“私人定制”變得觸手可及。昨天是展會最后一天,眾多市民慕名而來,旦可韻服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旦丹忙得不可開交。“個性化定制是大勢所趨,但我們希望能先人一步。”

      突圍2:

      輸出生活體驗

      1號館現(xiàn)場,大牌林立。一堆店鋪中,想找到麥中林卻很簡單,樹、兔子小姐還有大M的門洞,三個符號便構成麥中林最核心的品牌元素。

      “我們賣的不光是服飾,還有一種生活方式!”麥中林服裝有限公司總經理孫維輝介紹,“因為首席設計師屬兔,所以我們便用兔子作為品牌靈魂人物,取名mild。”除了“賣萌”,運作mildtree品牌,團隊還要結合社會熱點、城市情結,考慮營銷模式、文化、渠道等多方面,全面穩(wěn)定目標客戶群。

      突圍3:

      研發(fā)投入翻番

      “幾天下來,我們收獲很大,無論從品牌認知度還是影響力都有很大提升!”昨天,在愛伊美展示區(qū),電商部經理李倩喜氣洋洋。

      以往愛伊美的業(yè)務中,除去35%的團體服裝定制,剩下大部分是做出口。今年,面對嚴峻的外貿形勢,愛伊美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先在銷售模式上調轉船頭,利用多年做團體服裝積累的品牌及口碑,從出口轉入內銷,從線下到O2O互動;其次,砸重金加大新款研發(fā)投入,緊跟國際潮流趨勢。“以前年研發(fā)投入在300萬-500萬元之間,今年已經投了800萬元,而且線上線下新款占到所有款式的70%。”李倩介紹。

      突圍4:

      營銷全面跨界

      GXG向來以營銷見長。銷售經理陶盛告訴記者,公司今年主題熱點營銷包括:GXG中國音樂之旅,通過音樂融合正能量的方式宣傳品牌;GXG時尚愛之旅,配合愛的熱點話題,在各種節(jié)日中進行互動銷售;每月的VIP日,根據(jù)不同主題熱點增加與VIP顧客的聯(lián)系,讓反饋渠道更為暢通……

      此外,在新媒體平臺上,GXG不時與各類渠道商進行互動,并通過消費指向最明確的平臺進行發(fā)布。陶盛表示,這些創(chuàng)新互動增加了品牌與客戶之間的聯(lián)系,有助于企業(yè)逆勢提升市場銷售。

縫紉客APP
更多信息請下載安裝 縫紉客APP(安卓)查看
手機掃一掃下方二維碼